而馮家人眼看在張曉娥身上半點光都沾不上,一個個全都原形畢露了。
小叔子好吃懶做,成天游手好閑等著她伺候吃喝,小姑子愛慕虛榮還總挑撥她和馮俊輝的關(guān)系。
她三天兩偷穿張曉娥的衣裳,抹她的雪花膏,然后跑出去和大隊里的男知青鉆樹林,被發(fā)現(xiàn)后張口就說和男人鬼混的人是張曉娥。
她說是張曉娥瞧不上她哥,所以轉(zhuǎn)頭就和男知青勾搭上了,想要重新回城去。
馮俊輝本就認為張曉娥瞧不起他,聽自己小妹這樣說自然一點不帶懷疑的。
兩人為這事生出不小嫌隙,馮俊輝甚至還對張曉娥動了幾次手。
而明知真相的馮家父母卻一直裝聾作啞,在他們看來,讓張曉娥挨打總比壞了自己女兒名聲的好。
而且他們夫妻不和總要好過馮家兄妹不睦,畢竟媳婦沒了還能娶,血親的妹妹那就只有一個。
所以他們不僅不幫張曉娥作證,反而在馮俊輝打張曉娥時還幫忙守著門。
“京市來的咋啦?不聽男人話一樣得挨打!”這是馮俊輝的父親一邊吧唧著旱煙,一邊咧著黃牙對張曉娥說的話。
從張曉娥從在馮家養(yǎng)胎開始,她名義上在養(yǎng)胎,實際則是在家伺候著全家的飲食起居。
做飯洗衣服就算了,就連挑水砍柴這種重活她懷著孕都要做。
但凡說一句身體不舒服就要被婆婆劈頭蓋臉罵一頓:
“我懷著俊輝的時候,八九個月的肚子還在挑水庫大堤呢!你這才哪兒跟哪兒?隊里哪個懷孕的女人不干活?就你們城里來的格外矜貴?”
“就是,只要是個女人都會懷孕,還想借著懷孕不干活,你們城里人都是這么懶嗎?”說這話的小姑子儼然忘了自己也是個女人,還是個連褲頭都要讓嫂子洗的女人。
孕期,張曉娥好幾次見紅,婆婆說見紅說明是懷的兒子,死活不肯讓她去看醫(yī)生。
后來還是馮俊輝聽說這事后安排她去醫(yī)院看了產(chǎn)科,醫(yī)生說孕婦營養(yǎng)不良,讓每天最少一個雞蛋要保證,還要避免參加重勞動。
婆婆和姑子得知后,不僅對醫(yī)生的建議嗤之以鼻,還合起來罵她就是收買了醫(yī)生,想好吃懶做而已。
張曉娥為了保住孩子,干脆拿出之前爸媽給的‘后路錢’在隊里買了五十個雞蛋,每天給自己煮一個。
可是沒想到才第二天,一籃子雞蛋就全被婆婆拿去換成錢了。
婆婆大罵張曉娥敗家、嬌氣!
她們從前懷孕還吃過細糠燉野菜,孩子不是一樣白白胖胖生下來了,她憑什么就不一樣,還非要吃雞蛋?
所以張曉娥在婆家的磋磨下,生下了一個才剛剛四斤的兒子。
孩子因為營養(yǎng)不良,身體一直不好,經(jīng)常生病。
一個病懨懨、瘦巴巴的孫子,一看就養(yǎng)不活,很快就消磨了馮家人對這個孩子的喜愛。
不說公婆,就連馮俊輝都對自己這個兒子都不太待見。
張曉娥受夠婆家的磋磨后,果斷帶著孩子回了兵團。
她背著孩子在廠里當記賬員,生活工作一把抓,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可馮俊輝這個爸爸就跟單身時候一個樣,每天除了自己醫(yī)務室的工作外,還能抽時間跟其她同志打情罵俏。
回去后,甚至洗腳都還要張曉娥伺候……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