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采薇一首《水調歌頭》唱完,年齡最小的兒子還沒什么特殊感覺,李琴和老公兩人已經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之中。
>
>《水調歌頭》的詞雖然是詩詞形式,但并不晦澀難懂,不用專門的解讀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與其說是演唱,不如說是虞采薇在演繹這首古詩。
>
>《華夏詩詞大會》節(jié)目組自然沒有將秦德文情緒激動、深鞠一躬的畫面剪進節(jié)目中,不過秦德文與蒙蔓的評語環(huán)節(jié),卻是全程錄了下來。
>
>華央電視臺的節(jié)目有嚴格的時間規(guī)定,原本這些計劃外環(huán)節(jié)是要被剪掉不能播出的,但是在《華夏詩詞大會》導演的堅持下,還是將這些畫面留了下來。
>
>屏幕前的觀眾也得以見證這首詩誕生的全過程。
>
>李琴之前并沒有關注網(wǎng)上的熱搜,驚訝于秦德文與蒙蔓兩人的評價,因此在主持人再度上場的時候,她拿出手機搜了一下《水調歌頭》這首詩。
>
>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
>
>她才發(fā)現(xiàn)不但秦德文,連各大官方媒體的評價也是驚人的一致。
>
>千古絕唱!
>
>而且,就出自方才那個帥得過分的年輕人葉知秋之手!
>
>李琴眼神一陣恍惚,心里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
>這種小說中才會出現(xiàn)的天縱之才,是真實存在的嗎?
>
>不止李琴驚訝不已,華央電視臺網(wǎng)絡播放渠道,在虞采薇一曲唱畢后,彈幕已經炸了。
>
>“天后之姿!”
>
>“這就是天后!”
>
>“舞臺實在太美了,我隔著電視看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現(xiàn)場的觀眾好幸福...”
>
>“在網(wǎng)上看到兩首詩慕名而來,起初還擔心自己期望過高,畢竟詞好曲未必好的歌曲比比皆是,結果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得離譜?!?
>
>“我一個已經畢業(yè)的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美,謝謝留下這么美的作品。”
>
>“虞采薇的聲音,真的讓人有一種如臨仙境的感覺,詩句中的憂愁,顯得格外唯美而又傷感,其中,還通透著哲理?!?
>
>“樓上的總結得很到位,把我不懂怎么說的表達出來了。總之就一句,葉知秋牛逼!”
>
>“就憑開場這兩首歌,這個節(jié)目就封神了...”
>
>隨著節(jié)目正式開始,選手一人戰(zhàn)百人團的新穎節(jié)目形式,將李琴的注意力再次拉了回來。
>
>節(jié)目中,有一名與自己兒子同為三年級小學生的選手,一連五題全部答對,讓人驚嘆無比。
>
>“媽媽!這首詩我會,老師教過!”
>
>突然,在說到一道題的時候,專心致志盯著屏幕的兒子大叫一聲。
>
>“這首詩是這樣念的,是...”
>
>結果,平時不認真背誦的兒子一時之間自然說不出來,電視中的選手似乎也一時間腦子沒轉過來,在糾結中。
>
>眼看著讀秒時間緩緩流逝,三年級的兒子完全將自己代入了比賽中,大急之下“蹬蹬蹬”跑回房間,拿了書本出來猛翻。
>
>“我知道了!選a!”猛地兒子大叫,念出節(jié)目中對應的詩句下半句選項。
>
>與此同時,節(jié)目中的選手實在無奈,憑借大概記憶選了“c”。
>
>最終,正確答案自然是a,兒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仿佛自己真的身臨其境參與了節(jié)目一般。
>
>接下來的題目,每每遇到自己學過的詩,兒子都要認真思索一番,手中拿著課本不懂就翻...
>
>一旁的李琴看在眼中,與老公對視一眼,眼底都閃過一抹欣慰之色。
>
>這個節(jié)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