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的功夫,趙七就把馬車趕過來了,蘇月邁步出門,芍藥將她扶上馬車,然后自己也坐了上去。
相比芍藥的擔心,趙七放心的很,王妃本就聰明,又有一手高超醫(yī)術護身,爺和王妃對上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何況別人,再加上爺也在宮里,王妃肚子里還有一道護身符,誰有事,王妃也不會有事的。
如果可以的話,趙七甚至希望王妃能早日用上那道護身符,因為一旦有孕的事暴露,長寧侯府就留不住王妃,只能讓他家爺接走王妃了……
馬車汩汩朝前,一路暢通無阻的進了宮。
蘇月幾乎是最后進宮的了,等她到時,平常冷清寬敞的停馬場,已經(jīng)停滿了軟轎和馬車。
蘇月從馬車上下來,傳話公公前面帶路,領蘇月去御花園。
氣派的涼亭里,周皇后坐在首座,趙賢妃和衛(wèi)貴妃坐在她兩邊,慶陽長公主坐在下首,淑華長公主坐在她對面,還有八九位貴夫人,涼亭里氣氛不是很好,安樂縣主病重,慶陽長公主心情不快,沒人敢當著她的面笑的開心,唯恐哪句話沒說對,撞了慶陽長公主的槍口,說話都陪著小心。
傳話公公走上前,道,“回稟皇后娘娘,蘇大姑娘來了。”
周皇后在喝茶,聞抬頭就見到蘇月,她放下茶盞道,“蘇大姑娘沒有和長寧侯一起進宮,本宮還擔心蘇大姑娘身體不適,沒法進宮赴宴呢。”
蘇月走上前,福身給周皇后行禮,才道,“早上醒來是有些身體不適,父親覺得今兒宮宴是給北涼公主和送親使臣接風的,我一個小小侯府嫡女參不參加無足輕重,不會有人在意,便讓我在府里歇養(yǎng),我想進宮瞧瞧北涼公主的姿容風華,正準備進宮,宮里派去接我的馬車就到了,讓皇后娘娘久等了?!?
“另外多謝皇后娘娘記掛我祖母,派太醫(yī)前去給我祖母診脈。”
蘇月清冽的說話聲在涼亭里回蕩。
淑華長公主聽得眉頭蹙緊,其她貴夫人也是面面相覷。
一個小小侯府嫡女不能進宮赴宴,確實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不會有人在意,可偏偏皇后娘娘在意了,不僅派人去接,還派了太醫(yī)前去……
一定要蘇大姑娘進宮赴宴,莫非今日給北涼準備的接風宴,蘇大姑娘才是重中之重?
安樂縣主渾身起滿紅疹的事,這些貴夫人都知道,更知道太醫(yī)和大夫看遍,都束手無策,慶陽長公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名滿京都的蘇大夫身上,但唯一知道蘇大夫下落的人只有明王,周皇后請?zhí)K大姑娘進宮,應該是想通過蘇大姑娘找明王幫忙,但蘇大姑娘和安樂縣主交惡是人盡皆知的事,她會幫這個忙嗎?
能坐在涼亭里的貴夫人大大小小的宴會早參加的夠夠的了,但今日的接風宴,她們甚是期待,總覺得會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
周皇后沒想到蘇月一來就直接落她的臉面,她還不能發(fā)作,她派人派太醫(yī)去接蘇月是事實,只是她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這么看重一個侯府嫡女,太過匪夷所思了些。
周皇后看著蘇月,看著這個有九泉之下先皇護著,連明王都不能不想方設法接回明王府的人,周皇后和蘇月交過峰,沒占到便宜,要不是安樂縣主是皇上最疼愛的外甥女,她還真不想摻和進來。
周皇后淡淡一笑,道,“看來長寧侯還在生明王的氣,本宮想成全他,讓你們在宮宴上見見,倒是惹長寧侯不快了?!?
不愧是皇后,三兩語就把幫慶陽長公主逼她進宮變成了是幫明王,承慶陽長公主一份情還不夠,還想明王謝她,這么長袖善舞,也不怕把胳膊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