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龍府城內(nèi)外,有大小廟宇數(shù)十間,城內(nèi)就有九座大廟。其中,就有黎淵很熟悉的千眼菩薩廟、殘神廟、無目羅漢廟、獨腳神、五通神等廟。"前朝不算,只大運千年來敕封的神靈就多達四百二十尊,最常見的,有一百二十三種,千眼菩薩、殘神、血、肉、骨、筋四神金剛都屬于此列……"茶樓里,黎淵翻著書,或者說,‘諸神榜"。云舒樓內(nèi)的榜單很多,種類更是五花八門,其中不少甚至需要很高的門檻才能購買,常人根本接觸不到的。類似于外州、道的‘英才榜"之類。諸神榜不屬于此列,但一本作價也得二十兩,是劉錚所買十幾本榜單里最貴的一本。上面詳細列出民間最常見的一百二十三尊神,以及祂們神廟的分布。"諸神中,廟宇數(shù)量排名第一的,是千眼菩薩,廟宇多達四千三百四十六,這個數(shù)字,也是大運縣城的數(shù)量……"黎淵看的津津有味,這榜單上,針對每個神靈都有著一個小故事。真假不說,倒是很有意思。"……赤發(fā)佛陀,廟宇三百八十間,分布于五道二十八州諸府郡……""劍靈神……""百臂道人……"……黎淵看的很仔細,主要是他對于香火也很有興趣,了解這些很有必要。只是讓他腹誹的是,這大運朝廷敕封的所謂正神,從名字上,從相貌,從故事等等方面,都更像是邪神,而不是正神。"欲讓其信仰,先必讓其恐懼"黎淵合上這本書,劉錚出去一遭后,將他這段時間買下來的榜單全都拿了過來:"花魁榜、捉刀榜、神兵榜、絕學榜……對了,還有靈獸榜、靈蟲榜、靈魚榜。""……真全面。"看了眼天色,黎淵接過那幾本冊子塞進袖口,卻也沒有此時看的心情。"找個地方吃頓好的。"山上不缺吃,也不乏美味,但種類肯定遠不如府城,每每下山,黎淵第一件事就要犒勞自己。雖然他還沒得到真正的拜神法,但對照拜神教經(jīng)義來說,他這不也算供神每日洗漱泡澡,吃必吃好的,各種丹藥都不聽,銀子花的像流水。哪個神的信徒,能有他對自己這么好……吃完飯,黎淵將王佩瑤打發(fā)去搜尋各種情報,他自己則在后者幽怨的眼神中,和劉錚逛街。路上,黎淵去了常去的那幾家店,發(fā)現(xiàn)了四雙一階的靴子,四合、六合各有兩雙。靈獸皮做成的靴子,起步要價就是十二兩銀子往上走,等閑人家根本不買,但大多數(shù)時候,也是買不著的。無他,靈獸稀少。獸類中的靈獸,就好比上等根骨,萬里挑一夸張,千里挑一卻還是有的,想抓自然很難。"府城人多,叫的上號的酒樓也多,再多的靈獸,都不夠分啊。"劉錚拿著根鐵簽剔牙,回味著靈獸的美味,往日里,他也是舍不得吃上一頓的。"百花閣倒是頓頓有。""嗯"黎淵看了他一眼,想起來,自己還有幾十張請?zhí)麤]用過。"嗯,之后倒是可以挑幾家去瞧瞧……"黎淵不排斥這個,掌兵箓晉升六階,合兵爐都是消耗金銀的大戶,再多他也不嫌多。府城是蟄龍府的不錯,但千多年下來,很多行業(yè)早已定型,他想插手都不能。唯一的路子,就是與這些大小家族合作,小買賣也是買賣,積少成多嘛。"有幾家頗有誠意,前段時間多次來宴請我,銀子沒少花。"劉錚很上心,也沒隱瞞,將這段時間的大小事一一說著。包括自己接受了哪幾家的宴請,有誰人送了禮,退了多少,留下多少……‘難怪劉賓能補缺縣令……"黎淵心下點頭。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他可從來沒想著吃獨食,也不喜歡別人吃獨食。"黎兄這是要去菩薩廟"劉錚匯報了一路,一抬頭,就看到了遠處高聳的寺廟。"難得下山,自然要轉(zhuǎn)一轉(zhuǎn)。"黎淵余光掃過身后,不得不承認,神兵谷內(nèi)門弟子很有些東西。跟著他的那幾個弟子,他一路愣是沒發(fā)現(xiàn)。"正好,我來過。"劉錚笑笑,頭前帶路,他天賦根骨都很差,但熟悉環(huán)境卻很快。半年不到,府城各個城區(qū),各家勢力他都了然于心。"不知道,那‘趙蘊升"或者背后的人有沒有盯上我"黎淵很好奇,也很謹慎。他還是首次‘釣魚",也不知能不能釣上大魚兒來。他本來沒打算下山,孫贊的壽宴也沒想去,但有八萬里、方寶羅在,他也就想著試一試。被人惦記的滋味可不好受,不殺上一批,估摸也還能靜下心來練武。府城的千眼菩薩廟比之高柳縣的卻是要大太多了,來往的信眾香客更是絡(luò)繹不絕。廟外各種攤位,叫賣聲不絕于耳,更有不少小吃的香氣。黎淵順手買了些,隨人流進廟。一進廟門,濃烈的香火氣息就鋪面而來,能容納上千人的場地中央,放著一口比他那三口加起來都要巨大的香爐。千眼菩薩廟前香爐(三階)熟鐵混諸鐵銅鑄,千年未易色……無數(shù)信眾的渴求于此化為縷縷香火,漸生靈異……掌馭條件:拜神法三重、千鈞巨力掌馭效果:立地生根(淡青)、些微好運(淡青)、拜神法殘缺(淡青)、寶相莊嚴(淡青)"這口香爐……"香爐所在二十米處,黎淵眼前一亮,這口香爐色彩純粹,沒有半絲血色!"這是正統(tǒng)的拜神法嗎"黎淵來了興趣,但還未上前,突然察覺到人群在騷動。"府主!"四周有香客驚呼,紛紛散開。黎淵回頭時,就見一頂灰色小轎停在廟門外,一儒雅老者在一個捕頭的陪同下走入廟中。"捕頭名叫任驚飛,府城六大捕頭之一,據(jù)說武功極高,那老者,就是新任府主汪昭之……"劉錚低聲介紹著。上一任府主死后兩年,才有府主上任,不過正碰上之前神兵谷大開山門,并沒有什么人關(guān)注。畢竟,流水的府主,鐵打的神兵谷。"嗯。"看著被幾個和尚接走的兩人,黎淵不由得想起了那位路縣令。比起各個宗派勢力,朝廷的存在感在各府郡縣都不太起眼,但能做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朝廷的實力自然毋庸置疑。他懷疑正統(tǒng)的拜神法就在朝廷的掌握之中,不然,他想不通朝廷為什么要扶持這么多寺廟出來。"朝廷怎么利用香火之力"黎淵很好奇,但也并沒有表露,與劉錚一起在廟里轉(zhuǎn)悠了幾圈,轉(zhuǎn)而離去。"黎淵!"剛出廟門,黎淵聽到了一聲驚呼,一回頭也不免詫異:"是你"喚住他的是廟門外的一個攤主,卻正是之前假冒算命道人攔過他的捉刀人。"張遠放!"那攤主說著,眼神滿是復雜之色。"你,真會算命"黎淵有些訝然。再見面,張遠放仍是道士打扮,還是擺著算命攤位,只是黎淵眼尖,瞧見他袖口空空。張遠放抖了抖空空的袖子,自嘲道:"路上遇到一伙強人,丟了條胳膊,現(xiàn)在,只能靠著算命維持生計了。""你是之前那個捉刀人"劉錚也認出了這人,當時城衛(wèi)抓人時,他見過此人。"有眼不識龍啊,你竟然成了真?zhèn)鞯茏印?張遠放嘆氣。他怎么都沒想到,在小縣城隨手攔過的一個小學徒,如今已經(jīng)是神兵谷真?zhèn)鞯茏印T缰袢?他當時傾家蕩產(chǎn),砸鍋賣鐵也得攀上這條大腿……"也是師傅看重,運氣,運氣。"黎淵對這位‘同行"的印象還是很深的,見他落魄,心下也不免有些感觸。不入籍的道士,無論在哪都不好混啊。"運氣,可當不了真?zhèn)鳌?張遠放搖搖頭,他看了一眼劉錚,低聲道:"換個地方說話,如何"黎淵點點頭?!茦抢?張遠放狼吞虎咽,一只手絲毫不耽誤他吃飯。劉錚很識趣的回鍛兵鋪去了。"夠嗎不夠再點幾個菜。"黎淵放下碗筷,他路上吃了不少小吃,倒不太餓。"多謝。"擦了擦嘴上的油污,又喝了一杯茶,張遠放這才靠在椅子上,神情滿足。自斷臂之后,他就再沒進過酒樓。"不過一頓飯罷了。"黎淵擺擺手:"張兄攔下我,可是有什么事""嗯。"張遠放點點頭,余光掃過四周,見無人注意,才壓低聲音道:"你這次下山,是為了英才榜吧"黎淵眸光微動,沒有回答。"我見過給云舒樓送榜的那個行商……""嗯"黎淵挑眉。方寶羅、八萬里帶人下山前,曾和他說起過此事始末。那個行商消失無蹤,監(jiān)察堂都沒有能找到……張遠放微微咬牙,低聲道:"黎兄弟,這個情報,能不能問你換一碗飯吃""如果屬實,谷內(nèi)不缺伱一碗飯吃。"黎淵想也沒想就同意了,神兵谷養(yǎng)的人多了,不在乎更多一個。張遠放搖搖頭:"不是神兵谷,而是你。""哦"黎淵有些意外。"那行商是三元塢的外門弟子‘趙伯剛",是被你們滅門的趙家人。"張遠放沒有談條件,低聲道。"趙家人"黎淵有些驚異了:"趙家人能拜入三元塢"據(jù)他所知,惠州各大宗門收徒都有著嚴格的地域限制,身份清楚是必須要有的。趙家歷代都和神兵谷有著干系,是不可能被收入門下才是……"可能狡兔三窟吧"張遠放很篤定,咬著牙:"那人必是趙伯剛!二十多年前,他縱馬撞死我兄弟,化成灰我也認得!"黎淵也沒糾結(jié)這個,問道:"他人在哪""城外,血金剛廟!"……"城外嗎"目送張遠放離去,黎淵微微瞇眼,有些新奇:"我這是釣到魚了"一面之緣,還沒什么交情,張遠放的話他自然不會輕易相信。哪怕他給出了理由,還說起了如何發(fā)現(xiàn)。但,一個斷了右手的內(nèi)勁武者,哪來的膽量跟蹤一個大宗門的外門弟子敢潛入蟄龍府攪風攪雨的,黎淵估摸著,那什么外門弟子都可能是假的。"說不定,真是條大魚"黎淵摸著下巴,據(jù)他所知,新手釣魚人往往會出大貨……"這樣的話。"黎淵想了想,不動聲色的去了一遭鍛兵鋪,從庫房里提出一柄二階長柄重錘。去尋張遠放前,他喚來劉錚和王佩瑤。"雖然有大師兄、二師兄在,但穩(wěn)妥起見,還是多叫幾個人……"…………蟄龍府居不易,但每年都有來自各個郡縣的百姓遷徙而來。有人在府城站穩(wěn)腳跟,也有人賣身為奴,更多的人,則在城外匯聚。他們無田無地,有人打魚為生,更多的是府城各家的小工、小廝、小二,也是神兵谷開采礦山的曠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個數(shù)萬戶的‘村鎮(zhèn)",比之尋??h城還要更為繁華。"在府城人的眼里,我們是在各自縣城都混不下去的賤民,但不得不說,住在這里,確實好。"沿著河岸走出十數(shù)里,張遠放指了指遠處的村鎮(zhèn)。那‘鎮(zhèn)子"除了沒有厚實的城墻外,真不遜高柳縣,來往之人頗多。"交通便利,靠山靠水靠府城,的確是好地方。"黎淵有些感觸。這片聚集地讓他想起了自己住過的城中村。"還靠著神兵谷!"張遠放補充了一句:"我們混在這里不走,代代累積,就等著有朝一日,后輩子孫里出個上等根骨……"黎淵點點頭,表示理解。事實上神兵谷歷代都有不少弟子出自這里,名聲最大的,是八萬里。多年前,也曾轟動一時。"或許幾代,十幾代以后,我張家也有人能拜入神兵谷吧"張遠放默然,帶路。未多久,黎淵瞧見了一座修在小山腳下,頗為冷清的小寺廟。"張兄,先去你家坐坐"黎淵突然開口。"啊"張遠放怔了怔,搖頭:"以免夜長夢多,黎兄弟還是……"話音未落,血金剛廟內(nèi),已傳出一聲低吼:"動手!"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