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大過天張景如愿站在1924年老建筑入口。
入口是兩排高大棕櫚樹,觀光車沿著樹下水泥路緩緩前進,別墅入口是一個圓形停車場,中間是一個水池。
水池中央是一個孩童騎花瓶銅質雕塑,瓶口向下,不斷有水流出。
停車場另一邊是別墅入口,類似四合院,入口是敞開式的,兩個工藝品雕像立在大院入口兩邊。
步入院內,一百年建筑,以為里面亂成一團雜草叢生,實際看上去非常搶眼。
院子內部水泥路形如‘米’字型,其它地方是草地和花園,紅的、綠地、紫地,很明顯它被常常維護。
房子也不舊,一層建筑,紅瓦白墻,層次分明,功能間齊全,整體看,那怕它已經存在一百年,依然不過時。
張景耐心走過每一處功能間,臥室、客廳、餐廳、兒童房、書房、廚房,這些內部保養(yǎng)很好,石砌墻體、白色墻面、橡木地板、整木橫梁。
柴房、雜物間、家禽房這些內部還是原生態(tài),石頭地面,石頭墻面,因為沒有木柴、也沒有家禽,保養(yǎng)很干凈,決定賣掉之前,應該進行過大規(guī)模維護。
最后是后院,維護良好花園+干凈游池+休閑涼亭,比想象中好很多。
重點來了,反正張景不會住,但他會買,那間古老的家禽房里地下有密室,內部有金屬物體,看上去像是好東西。
但不排除只是普通金屬物品,比如看到地金屬雕像,有可能只是工藝品。
工藝品和藝術品,價格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藝術品,因為雕刻家不同,價格也相差極大。
話又說回來,哪怕是名家名雕,在1。2億米元面前,也只是小弟弟,勉強算是個贈品,好比買房子送電飯煲,因此張景選擇繼續(xù)參觀這個大農場。
隨后來到第二棟房子。
科倫介紹,"這是第二任房主修建地房子,靠近海邊地法式單層別墅,2014年建造完成的房子,面朝大海背靠青山,站在門口即能看見大海,回頭還能看見自家連成一片的山脊線。"
張景順著科倫指的方向回頭看,山脊確實很漂亮,大海也很美,加上今天風和日麗藍天白云,很應景。
別墅前院花園也是亮點,種植有一些矮木花草和仙人掌。
看上去比第一棟別墅款式新穎很多,但它也有缺點,別墅外立面顏色和寺廟同款,淡黃色。
當然這只是小缺點,花點小錢把顏色改成自己喜歡的就行。
進入別墅,內部風格和1049號莊園很像,古樸典雅低調奢華。
科倫介紹,"這棟房子地板使用的是胡桃木,內部擁有6間臥室12個全衛(wèi),配備有智能家居系統(tǒng),空調新風地暖應有盡有,可以做到24小時恒溫恒濕,溫度控制可以精確到單個房間。"
或許是因為兩個房主財力不同,1049號前莊園主沒能做到整屋24小時恒溫恒濕,只有幾個房間和客廳可以做到。
跟隨科倫腳步,張景先后參觀客廳、廚房、餐廳、臥室、2000瓶酒窯、15位航空坐椅級別影院、鋼混澆筑可以當避難空間的地下室。
避難空間頂部是3000平方太陽能光浮發(fā)電站,另外還修有直升機停機坪。
后院是花園,也是寵物的家,還修在大量兒童娛樂設施,秋千、游池是標配,還有二十平方大蹦床、三十米長滑梯、兒童版索道等等。
簡單逛一遍,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奢侈!
離開第二棟房子,時間已經下午四點半,觀光車行駛在面朝大海的半山腰私人道路上,科倫介紹:"農場里有九條六米寬主干道,全長1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