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宗又愣怔了半響,這才反應過來他是什么意思,哭笑不得的道:"七郎,你都是中了舉的人了,怎得還聽外面胡傳我要真有陰陽眼,還做得什么鳥官,早去山上當神仙了!"
這話說得眾人都是一陣哄笑。
孫紹宗又趁機招呼著分賓主落座,這才將方才的插曲暫時揭過。
落座之后,先問了金陵幾位同宗叔伯兄長的近況,又問了他們路上的境況。
然后孫紹宗便仗著長輩的身份,隨口考校三人幾句——他自然不會搞那引經論典的東西,但把衙門里一些難解的差事,拿出來做個考題還是不成問題的。
從結果上看,孫承業(yè)偏好循規(guī)蹈矩,回答的不甚出彩,卻也少有疏漏。
孫承濤的回答則有些跳脫,常有些驚人之語,卻難免存在眼高手低,脫離實際的毛病。
而那于謙……
雖比不得那些積年老吏周全,但對于一個從沒在公門修行過的人而,怕也只能用‘天縱之資’四字來形容了!
看來至少有八成以上,是未來的于少保本人了!
這般想著,孫紹宗心中便有些誠惶誠恐。
畢竟這位可是史書上鼎鼎有名能臣、忠臣,要是票選整個大明朝最重要的大人物,他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不過片刻之后,這惶恐勁兒便消弭了大半,畢竟眼下的于少保還稍顯稚嫩,而這大周也不是大明,以后未必有他‘只手扶社稷,丹心照汗青’的機會。
再說了……
做叔叔的,怎好對侄女婿畢恭畢敬
因此孫紹宗便也將那一份崇敬與惶恐,暫時壓在了心底,只當他們是前來投親的晚輩看待。
"住處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我讓孫禧按照你們南邊兒的習慣,又重新布置了一番,若是還有什么需要的,盡管尋下人們交代一聲便是。"
三人忙恭敬的道了謝。
孫紹宗又道:"至于課業(yè)什么的,我就幫不上忙了,倒是可以幫你們引薦幾個新科舉人——都是我的門生,雖然沒什么出挑的人物,通過他們了解一下京城的情況,倒還不成問題。"
聽到門生二字,孫承濤、于謙臉上便都有些古怪。
說實話,若不是來之前便有耳聞,他們還真不敢相信,這位十三叔身為武人,又年紀輕輕,竟收了一批新科舉人做門生。
倒是孫承業(yè)保持了一貫的沉穩(wěn),躬身道:"如此便有勞十三叔了,順天府乃天子腳下、首善之地,這里的士人想來也定有不俗之處,我等必會虛心請教。"
俗不俗孫紹宗不好判斷,但他那些門生里能比得上于少保的,鐵定是半個都沒有!
"除了這些,我也會幫你們打聽明年的主考……"
"二爺、二爺!"
正說著,就見門房劉全奔了進來,稟報道:"趙班頭在門外求見,說是有出了起命案,府尹大人讓您親自過去瞧一瞧。"
命案
孫紹宗剛顯出些為難,孫承業(yè)便忙道:"十三叔盡管……"
"十三叔能不能帶我們一起去瞧瞧"
孫承天卻搶著道:"早聽說十三叔斷案如神,沒想到剛來就能一睹您的風采!"
于謙在旁邊不驕不躁,嘴里卻道:"刑名一道,亦是科舉必考的項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