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吟樓旁,張家墳村的張大象墓,在普通人眼里,并不算什么,很多人哪怕看到相關新聞,也是一掠而過,畢竟,跟自己沒什么關系。
可是,在收藏圈,古玩圈,歷史文化圈,這算是一個大事件。
盡管,張大象比起其父唐初名將,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公瑾,比起其弟,官至宰相的張大安,名氣要小得多,可是他承襲了父親的爵位。
也就是說,張大象墓實際上是一座標準的公爵墓。
而且根據(jù)前段時間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出來的內容,張大象墓保存完整,其內還存有大量的文字資料,對研究唐初那段歷史,有著重要意義。
王建都本身是收藏圈的大佬,又是土生土長的青山人,對此,自然有所關注。
而對于王建都的問題,宋思銘如實作答,“準確地說,發(fā)現(xiàn)張大象墓的,是那個偽裝成大仙的盜墓者,而我,只是看出那個大仙有問題,報警處理,這才有了后面的事。”
“但毫無疑問,你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沒有你這一環(huán),也就沒有后面這些事,或許此時此刻,張大象墓,已經被嚴重破壞,其內各種珍貴的文物,也已流入黑市,甚至被偷運出境?!?
王建都感慨地說道。
他搞收藏這么多年,太清楚那些盜墓者的套路了,前些年,甚至有不少盜墓者,通過各種關系聯(lián)系他,想把手里的東西出給他。
王建都無一例外,全都拒絕掉了。
有句話叫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如果盜墓者盜取的文物,無處可賣,很可能就沒有盜墓這個行當了。
雖然,王建都也知道,自己不買,還有其他人買,但至少能對收藏圈的風氣,產生一點點正向的影響,哪怕只是一點點。
而后,王建都又談起負責搶救性發(fā)掘的霍經綸。
“我和霍經綸教授,也是多年的朋友了?!?
“不過,這段時間,他太忙了,我想請他吃個飯,他都沒時間?!?
王建都說道。
“霍經綸教授下一階段更忙,不但要領導古墓發(fā)掘工作,還得參與到大運河博物館的設計之中?!?
宋思銘順勢就把大運河博物館講了出來。
“大運河博物館?”
“青山要建新的博物館?”
王建都還真不知道這件事。
“對。”
“原計劃是沒有這個博物館,就因為發(fā)現(xiàn)了張大象墓,綜合考慮之后,才有了這個博物館,相關建設資金,也已經到位,馬上就會進入設計階段,張大象墓,會作為博物館的一部分,最大程度的保留下來,所以,才需要霍經綸教授參與設計……”
宋思銘抓住機會,將大運河博物館的前因后果都講了出來。
“將古墓融入博物館中,這算是一個比較罕見的設計了?!?
王建都評價道。
“確實不太常見,但是,也不是生硬的結合,穿青山而過的大運河,開鑿于隋朝,張大象去世時,大運河的歷史不足百年,之后的千余年,守護著張大象墓的張氏族人,見證了大運河繁榮與變遷,也見證了青山城從無到有的全過程,這里面,其實是有很多內容可以挖掘的,最后可以反映到大運河博物館的專題展覽中?!?
宋思銘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