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劉聰卻是笑了:張姨,你生的豆芽我們沒吃過嗎怎么跟供銷社的不是一個味啊是你撒謊還是你藏私了啊
這個倒是,張桂蘭偶爾就會自己生一盆豆芽,全家吃幾天。
過去大家也覺得味道不錯,但是跟供銷社現(xiàn)在賣的那是絕對沒法比的。
劉向前的巴掌又揚了起來。
不是不是!張桂蘭趕緊躲開說道:我在這生不出來是因為這里的水不好!靠山屯的水好!生出來的豆芽就好!
這是之前馬大嬸跟她說的。
其實她也挺奇怪的,按理花昭生豆芽的手法是她教的,而她過去在靠山屯也生了不下100回豆芽,都是一個味,跟供銷社的不能比。
然而事實又擺在眼前。
張桂蘭也覺得,肯定是靠山屯的小河里,又匯入了哪個新涌出的不知名的泉眼,改變了水質。
不然沒法解釋。
這個解釋也最合理。
劉家人都信了。
那豆芽,是靠山屯的人生的劉老頭問道。
絕對是真的,我今天見過了!花昭中午就給她做了一盤,幾乎都被她自己吃了,那味道,真是絕了。
張桂蘭真不是個會撒謊的人,這點劉家人都知道。
那他們生產(chǎn)隊賣這豆芽,怎么分錢一個人能分多少錢劉老頭問道。
這些內部消息,因為有王猛的交代,供銷社的人根本不說,他們打聽不到。
一個月一分,按一戶交的量分,到底賺多少錢還不知道,因為沒到一個月。
張桂蘭道:但是供銷社從他們手里收,是2毛錢一斤。
她其實一點都不傻,她沒有打包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她也沒含糊其辭,那樣會挨揍,讓人誤會她藏私。
劉家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這個賬好算,張桂蘭一次生一盆豆芽就是10來斤,2毛錢就是2塊錢,如果天天啥也不干光生豆芽,那得是多少錢啊!
供銷社現(xiàn)在每天只收2000斤,他們按戶均攤,不能多交。
張桂蘭道還給了一個上限,每家每天最多交67斤,賺13塊4毛錢。
這是靠山屯定好的規(guī)矩,偶爾就會有一兩天,花昭能量交換失誤,全村的豆芽量就會稍微超過2000斤,因為收誰的不收誰的吵起來過,最后商量出這個辦法。
偶爾還有幾次掌握不好,生出來的豆芽人家不收。
張桂蘭把自己打聽到的消息都說出來:基本上三四次會失誤一次。
廢物!那就是13塊錢啊!劉老頭頓時心疼道。
好像生豆芽的是他,那錢也屬于他似的。
張桂蘭低下頭,不吱聲。
你去吧,不過以后生豆芽的錢,要交到家里,這么多年,我們可是給你養(yǎng)著4個孩子呢,我和你媽那點退休金都花在他們身上了,連聰聰都給你補貼了不少。
劉老頭道:而且將來大偉小偉上學、結婚,大勤小勤嫁人,也得用不少錢。
是,我知道。
張桂蘭溫順道。
劉老頭滿意地點點頭,這個農(nóng)村媳婦哪都不好,就聽話這一點,非常好。
要是個城里媳婦,人家才不會這么老實地被他們拿捏。
大勤小勤你也帶回去吧。
一直沒出聲的劉老太太突然說道:她們還沒上學,跟著你也不耽誤什么,還能幫你干活,挺好。
兩個小丫頭片子終于可以撒手了,她終于可以享享清閑了~
還有,你回去以后,還有菜園子和自留地吧多種點蔬菜,到時候記得往家送。
劉老太太又道。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