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只能是李將軍。
李將軍,晚清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夏國歷史上的形象復雜多面。一方面,他致力于國家的現(xiàn)代化,推動洋務運動,力求通過引進外國技術來增強國力;另一方面,他也因簽訂多個不平等條約而飽受爭議。
面對列強的壓力,李將軍曾極力爭取國家的利益,但在國力衰微的背景下,他往往不得不妥協(xié)。
例如,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之后,他勇敢地站出來進行談判,成功避免了領土的喪失;甲午戰(zhàn)爭期間,他試圖以最小的損失達成和平。這些都是他為國家盡心盡力的證明。
然而,李將軍也犯下了不少錯誤。他過分強調海防而忽視了邊疆的安全,導致它的失守;甲午戰(zhàn)爭中的軍事指揮失誤,使得北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即便是在對奧國的戰(zhàn)爭勝利后,他還是簽訂了損害國家權益的條約。這些行為使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小的污點。
盡管如此,李將軍仍然是晚清時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領導的洋務運動為夏國的工業(yè)化打下了初步的基礎,盡管這并未能阻止國家的進一步衰退。
而在歷史的洪流中,他因多次代表國家簽署不平等條約而受到批評,尤其是他參與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時的殘酷手段,更讓他的名聲受損。
關于雅各布提到的“夏國首位總統(tǒng)”,這指的是在清朝末年,李將軍一度被視為可能接替帝位,成為新政府的領導人。
然而,這一可能性最終沒有實現(xiàn),這也成為了李將軍一生中又一樁未竟之事。
1900年6月,清政府不顧自身衰弱,向十一個西方國家宣戰(zhàn)。
當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將軍和郵政大臣盛宣懷等人商量對策,希望保持東南各省的穩(wěn)定,防止列強借機入侵。
他們還秘密討論,如果京都淪陷,皇帝和太后遭遇不測,應由李將軍擔任領導,維持大局。
這一計劃得到了西方列強的認可,他們也承認李將軍可能成為夏國的第一位大總統(tǒng)。
然而,李將軍最終選擇了忠誠于清朝,放棄了這個可以載入史冊、改變國家命運的機會。
提到這段歷史,只要對夏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李將軍這個名字。因此,當雅各布提到這段往事時,蘇晨立刻明白了他所說的合作伙伴是誰。
原來,名聲顯赫的李將軍竟是羅絲柴爾夫家族在夏國的伙伴!這或許解釋了為什么他去世后留下了巨額財富——四千萬兩白銀!
雅各布提到李將軍,顯然是為了展示與羅絲柴爾夫家族合作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
無論是傳說中的洛克菲勒、摩根,還是被證實的李將軍,都因與羅絲柴爾夫家族的合作成為了時代的強者。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