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謀?
李若璉低著頭,不知道崇禎口中的陽謀是什么。
崇禎沒有解釋,而是在心里琢磨起對策來。
薛濂手里有王敖永,李文耀和王先通的把柄。
他先是指使王敖永屠戮百姓,并將這個計劃告訴了王之心。
如果王之心沒有告發(fā),那么薛濂等于同時辦成了兩件事。
一,成功收買王之心;二,王之心明知他要屠戮百姓而不告發(fā)的行為會授他以柄。
如果王之心將他告發(fā)...
薛濂會把罪責(zé)全都推到王敖永身上。
接下來崇禎有兩個選擇。
一,只殺王敖永;二,將薛濂和王敖永同時處死。
如果只殺王敖永一人,被抓住把柄的勛貴將更加懼怕薛濂。
因為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借皇帝的手,殺了王敖永。
這是一種極其可怕的能力。
如果他將薛濂和王敖永同時處死,勛貴們更不樂意了。
他們都霸占過民田,薛濂的死意味著他們將來也會死。
畢竟在他們眼里看來,薛濂只是霸占了民田,沒有屠戮百姓。
薛濂霸占的民田只有百余頃,價值不過區(qū)區(qū)五萬兩銀子。
而薛濂賄賂王之心的銀子高達十萬兩!
只有傻子才會用十萬兩銀子去遮五萬兩銀子的丑。
王之心所謂的證據(jù)絕對是崇禎的主意!
這樣一來。
崇禎與薛濂的個人矛盾會上升為崇禎與勛貴集團的矛盾。
不...還不夠。
一旦出現(xiàn)這種苗頭。
現(xiàn)有的勛貴會想方設(shè)法除掉他。
周皇后侍膳太監(jiān)的死亡就是一種警告!
勛貴們在告訴他,他們有殺死太監(jiān)的能力。
如果想的話,他們能對周皇后甚至皇帝本人下手。
不止勛貴造反。齊聚文學(xué)
在外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武將們會造大明的反,甚至投降敵人。
因為武將的歸宿就是勛貴!
皇帝這么對待勛貴,武將們能好好打仗?
(文臣雖然也有封爵的先例,但縱觀大明朝二百多年歷史,也只有三位文臣封爵,最后一位是新建伯王守仁。)
呼......
崇禎思考很久,終于把陽武侯薛濂這件事想清楚了。
陽謀!
徹徹底底的陽謀!
薛濂把所有事情都擺到明面上,賭的就是崇禎不敢殺他。
因為殺了他的后果比不殺他的后果嚴(yán)重很多。
做事講究得失二字。
下至黎民百姓,上至王公貴族甚至當(dāng)今皇帝都是如此。
崇禎穿越以來,第一次感受到脅迫!
“陛下,看信的人和那些信都在陽武侯府,請陛下示下?!币姵绲澮恢辈徽f話,李若璉等不及了。
這件事不能拖,拖得越久對他越不利。
崇禎瞇著眼想了想:“什么信?”
“???”李若璉先是一愣,隨后明白了崇禎的想法。
他深施一禮道:“陛下,臣明白了,臣請告退?!?
崇禎點頭后,李若璉快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