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求粉紅。
******
“這個房場不錯,咱兩家離的近這就不用說了?!边B蔓兒知道了,就對連葉兒道,“就算現(xiàn)在人少點,以后就多了。另外,你們現(xiàn)在在那蓋房子,前后院子還能圈的大點?!?
在莊戶人家中,連守禮、趙氏和連葉兒這樣的一家三口獨立出來,就顯得人口單薄,格外的“孤”,和連蔓兒家住的近一些,是很明智的選擇。而對于莊戶人家,大一點的院落,是每戶人家的期望。因為那樣,就有足夠的地方種菜、養(yǎng)豬、養(yǎng)雞等,都在一個院子里,最方便照料。
因為是村里的人,蓋房要房場并不需要花錢,只需要和里正說一聲,得到里正的同意,并且沒有別的人來相爭,就可以了。連守信陪著連守禮去了一趟里正家里,就把房場的事情談妥了。
還在正月里,不管連守禮多么著急,房子也不可能立刻動工,因此,只是將房場丈量好,連守禮就繼續(xù)在家里休養(yǎng)。
搬出來住了,最高興的莫過于連葉兒,每天簡直就像只小蜜蜂一樣歡快地忙碌著,似乎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她還樂顛顛地來找連蔓兒,預定花籽,說是要將房前屋后都種上花,一看就是對未來的新家已經(jīng)有了美好的規(guī)劃。
連蔓兒自然答應了。
“到時候看有沒有果樹苗,我也給你準備兩棵。”
“那太好了,謝謝蔓兒姐?!边B葉兒高興的什么似的。
而老宅那邊,連老爺子接連幾天都沒出門。因為上火,嘴上起了一圈的火泡。周氏火氣也很大,坐在炕上不歇氣地連罵了兩天,沒有指名道姓。也沒說明是連守禮搬走的事,只是說她自己命苦,兒子媳婦都沒良心。
這是連蔓兒聽小福說的。小福則是從長工那打聽來的。
連葉兒砍了老宅西廂房的窗戶,還把炕給刨了,連守禮說好他會負責給修好。不過連守禮現(xiàn)在在養(yǎng)身子,連守信就打發(fā)了自家的長工去把老宅西廂房給修繕好了,因為是正月里,還格外多給了賞錢。
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遼東府的風俗,是家家戶戶要吃元宵,掛燈籠,放煙花鞭炮。
因為遼東府本地并不出產(chǎn)白糯米,所以白糯米面的元宵在莊戶人家眼里。還是稀罕的東西,大多數(shù)的莊戶人家,這個時候吃的是黃米面,也就是包餑餑用的那種面做的元宵。
元宵的餡料品種也并不多,最常見的是青絲玫瑰的,黑芝麻的,棗泥的,還有就是五仁的,其中又以青絲玫瑰餡的最為普遍。
遼東府的元宵。是先將餡料做成劑子,也就是小丸子狀,然后放進白糯米粉或者黃米面粉中,然后晃動笸籮,讓餡料劑子均勻地粘裹上面粉而成的,這也叫做滾元宵。而南方這一天吃的湯圓。則是將糯米面加水和好,像北方包餑餑那樣,加入餡料包成的。
連蔓兒并不太喜歡吃煮元宵,她喜歡將皮炸的酥酥脆脆的炸元宵。元宵適合下油鍋炸,而湯圓就不合適。
連蔓兒家吃的,是從縣城買回來的白糯米面的元宵。這元宵,連家老宅,吳玉貴家,連葉兒家,還有張青山家,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