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還沒開始,聶天寶就將一個放著一萬塊的信封放到了柳會長的桌子上。
這鑒定費也是有講究的,東西如果是真的,那此次的鑒定費,就是一萬塊錢,但如果是假的,聶天寶就需要將另外兩萬塊錢都掏出來。
有些人看到這里不明白了,鑒定出來真的物件,那是件高興的事兒,鑒定費要多給啊,怎么反倒是假的給三萬,真的才一萬呢?
不過這事兒換位思考下就明白了,如果東西是假的,鑒定師幫助鑒定出來了。那聶天寶剩下的錢,可就不是三萬,而是三百萬了。
此時古玩熱才剛剛興起,圈里人大多用的都是這規(guī)矩,專家們也很敬業(yè),基本上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但是再過幾年之后,各種鑒定機構(gòu)和專家學者層出不窮,五十塊錢就能開出來一張鑒定證明,只是含金量卻遠非此時可比。
“小聶,太客氣了?!?
柳會長客套了一句,人吃五谷雜糧,自然也需要金錢,像是接這種私活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且為了怕壞名聲。他們對私活的鑒定,往往比所里的工作還要上心。
看著秦風抱著的錦盒,柳會長說道:“東西放桌子上吧,你拿著我不好上手啊?!?
這也是古玩行的規(guī)矩,像是陶瓷玉器這一類易碎的貴重物件,為了怕人碰瓷,一般是不會用手傳遞的,都是要放在桌上。別人才會伸手去拿。
秦風點了點頭,將錦盒放在桌上。自己后退了一步。
來之前秦風就交代聶天寶不要介紹自己的身份,柳會長也只當他是聶天寶的跟班,并沒有和秦風多說什么,走上前打開了錦盒。
“咦?這種造型的玉器倒是很罕見啊?!?
柳會長的眼力可是要比聶天寶高明多了,即使沒拿放大鏡,他也一眼就看出了這十二生肖玉的特異之處。帶上老花鏡后,柳會長開始逐一查看了起來。
“好!好東西,開門的傳世古玉!”
拿起那龍首人身生肖玉后,柳會長忍不住贊道:“收藏這玉的人是行家啊,想必每日都要拿出來盤玩。這玉漿體厚實,沁色入玉三分,難得難得一見的傳世寶玉??!”
鑒定古玉的幾個步驟,首先要從包漿、沁蝕、玉質(zhì)、形神、腐蝕、文飾、刀痕這幾處看起,行家一眼掃去,就能看個大概。
柳會長這玉石鑒定這一行里干了數(shù)十年了,第一眼的感覺非常重要,剛?cè)胧诌@玩意就給他一種打開門的感覺。
不過幫人鑒定,還是需要再三謹慎的,看了包漿之后,柳會長又拿起放大鏡仔細查看玉器沁蝕的情況來。
至于玉質(zhì),琢磨玉石半輩子的柳會長還有這個自信,這一定是塊有年頭的古玉,而且觀其造型,應(yīng)該是唐代居多。
一共十二塊生肖玉,柳會長足足看了將近兩個小時,這倒是讓秦風有些著急了。
因為之前他分別給李然和何金龍打了電話,約好了在李然安排的那個地方相見,眼瞅著這就七點了,可這位老爺子還沒鑒定完畢呢。
“好東西,小聶,你從哪淘弄來的這套物件啊?”
就在秦風開始著急的時候,柳會長終于放下了手中的最后一塊蛇形玉,開口說道:“這套玉器不管是從包漿還是沁蝕、玉質(zhì)上,都符合古玉的特征
而且這些生肖頭像形神兼具,人身的服飾應(yīng)該是唐朝人所穿,刀工尤其精湛,有幾分漢八刀的影子,我敢說在當代的琢玉大師中,沒人能達到這種水平!”
柳會長對這套玉器的評價極高,聽得一旁的聶天寶是眉飛色舞,這物件越是貴重,他得利就越大,反正已經(jīng)和秦風談定了價錢,兩人誰都不能反悔的。
“現(xiàn)在失傳的技藝,真的是太多了?!?
聽得柳會長的話后,秦風卻是另外一種心境,雖然老爺子的話代表著三百萬入賬,但秦風似乎并沒有感覺多少興奮。
像秦風所用的這種工藝,在清朝康乾時期還有傳承,只不過國家近代風雨飄搖,很多珍貴的工藝,都沒能留傳下來。
而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也讓手工藝行業(yè)遭受了從所未有的重創(chuàng)。
現(xiàn)在市面上能看到的玉器以及一些雕刻品,大多都是機器加工出來的,老輩人正在逐漸老去,而年輕人又不愿意接班,再過幾十年,怕是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工藝也將無法傳承下去了。
至于柳會長看不出這套玉器的真假,則是早在秦風的預(yù)料之中了,因為越是經(jīng)驗老道的鑒定師,越是會犯眼緣的毛病。
秦風親手雕琢的這套玉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用的老玉,而柳會長第一眼所看的,也正是玉質(zhì),以他的眼力,自然認出這是塊開門的古玉。
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看法,接下來的鑒定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秦風那嚴謹?shù)闹萍俟に嚭途康牡褡恋斗?,讓這位著名的老鑒定師也是走了眼。(未完待續(xù)。。)
ps:第二更,只差七張月票就要四千二了,來幾位朋友支持下吧,多謝!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