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衛(wèi)民打了乙級菜,李菲菲只能有樣學樣,也是一份素菜,外加一個黃面窩頭。
吃著寡淡的素菜,啃著拉嗓子的窩頭,小少婦簡直欲哭無淚。
這年頭,能在將近三十歲年紀,就成為新原大學的老師,而且還能擔任頭一屆恢復高考的班主任,可想而知,小少婦的出身絕對不一般。
李衛(wèi)民觀察力敏銳,早就看出來了,李菲菲的家庭條件應該比較優(yōu)渥。
至少父母有一方是干部,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小干部!
別的不說,光是穿衣打扮,一般人就比不了。
倒不是穿得多妖艷,主要是搭配合理,氣質(zhì)這一塊,小少婦拿捏得相當?shù)轿弧?
除了穿搭,一身肌膚也不是蓋的。
哪怕是不用下田勞動的雙職工,家里的孩子,大都也沒這么白。
不但白,還特別嫩,又潤又滑。
身上幾乎沒有疤痕,哪怕是城市丫頭,因為從小在街里到處亂跑,也很少能養(yǎng)出這種皮膚。
當然,外在條件都是其次,主要還是氣質(zhì)。
氣質(zhì)這種東西,聽起來似乎很縹緲,實際上一眼就能看出來。
有人無論怎么打扮,哪怕穿的再好,看起來也是土里土氣,俗稱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
別誤會,這里沒有看不起窮人的意思,只是陳述客觀事實。
洋氣有洋氣的好,土氣自然也有土氣的美。
鄉(xiāng)下丫頭盡管不洋氣,卻純樸可愛,走的是另外一種路子。
……
李大小姐正在艱難地和手里的黃窩頭作斗爭。
無論如何努力,就是咽不下去。
要不是害怕形象受損,估計早就當眾罵娘了。
有些事情,和人品好壞沒關(guān)系,完全就是生活環(huán)境造成的。
幾十年后,有些城里姑娘,習慣了優(yōu)渥的生活,嫁到鄉(xiāng)下農(nóng)村,一旦遇到那種旱廁,滿池子大糞,蠅蛆亂爬的那種,就算人品再好,八成也扛不住“熏陶”!
李菲菲很少吃窩頭,就算吃過,也是磨得很細的那種玉米面。
這種細玉米面,有些地方甚至當成細糧供應。
細玉米面窩頭,和粗加工的玉米窩頭,完全就是兩種概念。
千萬別和幾十年后所謂的粗糧窩頭比,那里面不僅摻了白面,還可能加了白糖,蜜棗,甚至還可能有各種科技和狠活。
玉米窩頭也好,黑面窩頭也罷,都有個非常致命的弱點。
剛蒸出來的時候,吃著還行,軟軟和和,仔細一品,還挺香。
放涼之后就不行了,很快就會變得硬邦邦,牙口如果不好,很可能根本就咬不動。
所以,這年頭吃窩頭,不叫吃,也不叫咬,而是叫啃。
如果見過老鼠啃木頭,大概能理解是什么情形。
而且,玉米窩頭和黑面窩頭還有另外一個缺點,就是偶爾吃一次還行,感覺還不錯。
一旦經(jīng)常吃,天天吃,頓頓吃,那就悲劇了,很容易反酸燒心,吐酸水,誰體驗過誰知道!
見李菲菲實在咽不下去,李衛(wèi)民略微有那么一丟丟的過意不去。
畢竟小少婦如此作難,和自己有那么一點點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