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撤,我們撤!”
哈勒汗看向四周,契丹騎兵身陷重圍,已經(jīng)被奉軍分割成小塊,分而化之。
依然跟在自己身旁的,只剩兩千余名騎兵了。
好消息是,因為契丹騎兵被單方面屠殺,后方的道路不再擁擠,反倒成了一條生路。
帶著最后的兩千騎兵,哈勒汗一路向外殺去。
這一路上,耳邊不斷傳來的契丹士兵的哀嚎聲,如同魔音灌耳,讓哈勒汗悲痛欲絕。
那些魔鬼一樣的慶人用各種各樣的武器,將契丹勇士從馬上拉下來,結(jié)果性命。
他甚至還看見一只大到夸張的老虎,也在軍中躥來躥去,時不時躍上一個馬背,一口咬斷契丹騎兵的脖子。
魔鬼!羅剎!
這奉王簡直是個魔鬼,他不僅能招來天雷,甚至軍隊中還有山君助陣!
哈勒汗此刻無比痛恨,那個招惹李徹的契丹小部族首領(lǐng)。
該死的蠢貨,究竟給契丹拉來了一個多恐怖的敵人!
逃亡之路雖然困難重重,但哈勒汗身為皮室軍統(tǒng)領(lǐng),武藝不凡,竟硬生生讓他殺出了一條血路。
眼看即將到達山口,斜側(cè)方忽然殺出一軍,為首一將身材魁梧,肌肉虬結(jié):“王三春在此,賊寇休走!”
哈勒汗沉默著,操刀上前和來將戰(zhàn)作一團。
戰(zhàn)了十幾回合,王三春只覺得對方力氣頗大,自己則越發(fā)力怯。
心想:“俺王三春跟了個好殿下,前途無量,沒必要和一個關(guān)外蠻子換命?!?
如此想著,打法也逐漸轉(zhuǎn)攻為守,穩(wěn)健了下來。
哈勒汗見對方力氣減弱,當即虛晃一刀。
王三春連忙躲避,趁此機會,哈勒汗拔馬便走。
眼見對方的身影消失于隘口之中,王三春也不惱,慢悠悠地將刀垂于馬下。
“將軍,咱不追?”一旁的親兵開口問道。
“追個毛,你們都沒馬,能追上人家騎兵?”王三春沒好氣道。
親兵憨厚道:“您不是有馬嗎?”
王三春差點沒被氣笑,上去就是一個脖溜子:“你小子虎啊,老子自己一個人追上去,找死呢?”
“走了,走了。谷內(nèi)還有那么多蠻子呢,多殺幾個湊戰(zhàn)功!”
哈勒汗從王三春刀下逃走后,一路向北再無阻攔,終于成功逃出了那片山口。
回頭一看,身旁只剩下一千余騎,且個個帶傷,凄慘無比。
哈勒汗后悔不已,自己帶出將近四萬人來圍剿奉軍,如今僅剩一千。
他只能一邊收攏殘軍,一邊向襄平城靠攏。
然而,走著走著,哈勒汗發(fā)現(xiàn)不太對勁。
身后有不斷逃出來的潰兵就算了,怎么迎面而來的潰軍也越來越多了呢?
就在這時,前面突然出現(xiàn)一名契丹軍小頭目,下馬后連滾帶爬到哈勒汗面前,帶著哭腔:“統(tǒng)領(lǐng),您可算來了?!?
“怎么回事,速速說來?!”
“匹絜部......敗了!”
哈勒汗又驚又急:“我不是讓你們只圍住城就行嗎?怎么會?。俊?
那小頭目一臉后怕:“統(tǒng)領(lǐng)您帶兵走后,襄平城突然城門打開,奉軍似乎要趁機派兵救走那名將領(lǐng)。
我們首領(lǐng)立功心切,立刻派人攻入城門,哪想到剛?cè)氘Y城,四周突然喊殺聲響起。
然后便是一陣震耳欲聾的響動,似是有天雷滾滾,炸得我部人仰馬翻,損失巨大。
趁我軍慌亂之際,奉軍從城中殺出,首領(lǐng)被一戴著鬼面面具的將領(lǐng)一刀梟首,我軍大??!”
“怎么會如此?!”
哈勒汗只覺得心如刀絞,像是有一枚燒紅的烙鐵扎進了胸口,在他腹中來回翻滾。
一旁親兵的見他面色慘白,汗珠如豆,手腳僵直,慘叫一聲后,徑直翻下馬來。
“統(tǒng)領(lǐng)!統(tǒng)領(lǐng)!”
一眾親兵連忙下馬將哈勒汗扶起身。
好在哈勒汗只是急火攻心,又經(jīng)過剛剛那場廝殺,一時眩暈了過去。
哈勒汗悠悠轉(zhuǎn)醒,嘴巴一張一合,聲音極低地說著什么。
親兵連忙俯下身去,聽見哈勒汗喃喃道:
“撤!往北撤!”
“嗚呼哀哉,天亡我大遼啊!”
親兵們不敢耽擱,七手八腳地將哈勒汗扶上馬,帶著殘兵向著北方契丹境內(nèi)撤去。
自此,奉國與契丹的第一次會戰(zhàn)結(jié)束。
據(jù)事后統(tǒng)計,此戰(zhàn)雙方共出兵十七萬人,契丹出兵十三萬,奉軍出兵四萬。
乃是大慶開國之后,規(guī)模最大的戰(zhàn)役。
從護國軍奇襲襄平城起,奉軍鏖戰(zhàn)十天,終于以少勝多贏得最終勝利。
史稱:襄平大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