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干得不錯!”
李徹放下手中書信,開懷大笑。
身手抱起身旁的小虎崽,一頓360度無死角狂擼。
小松乖乖接受,不躲不避,顯然是習以為常,已經(jīng)被調(diào)教成李徹的形狀了。
一旁的霍端孝看到這一幕,笑著問道:“發(fā)生了何事,殿下竟如此高興?”
李徹笑著放下小虎崽,指著桌面上書信:
“正則可自看,這幾封皆是四大兵團的來信,這幾個小子做的不錯,沒有枉費我悉心培養(yǎng)?!?
霍端孝拿起書信翻看的功夫,李徹繼續(xù)說道:
“盤錦、大連兵團已經(jīng)到了位置,路上沒出現(xiàn)減員損耗,現(xiàn)在已經(jīng)建起了不小的聚集地。”
“葫蘆島的周令也是個妙人,除了送書信過來,還送了一些海鮮。”
李徹指向屋間角落,那里放著兩個竹筐。
霍端孝失笑道:“怪不得我進來時聞到一股味道,我還以為是小松身上的味呢?!?
一旁的小虎崽甩了甩尾巴,對霍端孝之表達了不滿。
小虎能有什么味道,小虎明明是噴香的!
“不過,還是阜新團的裴元賢最讓本王驚喜?!崩顝匮壑袔е澰S,“他一個從未打過仗的世家子弟,竟有魄力和契丹人硬碰硬?!?
霍端孝面露肅然之色:“阜新那個地方,竟然有契丹人出沒?”
李徹搖了搖頭:“契丹是個游牧民族,那群人到處亂竄,哪里都有他們的身影,當真惹人厭煩。”
“那裴元賢是個好樣的,不僅大破契丹騎兵,還拿下了一個部族的牛羊馬和糧食?!?
“至少在一段時間內(nèi),我們不必擔心阜新團的補給問題了。”
“臣以為,殿下可再給耶律大賀寫書一封,怒斥他挑釁之事?!被舳诵㈤_口道,“必須讓他為此事做出解釋。”
李徹看到霍端孝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不由得也壞笑一聲:
“沒錯,這耶律大賀當真大膽,竟傷了我奉軍十幾名戰(zhàn)士!”
兩國交戰(zhàn),肯定有過錯方。
契丹人既然又輸了,那過錯方肯定就是他們了,想必那耶律大賀也說出什么來。
畢竟草原信奉若有其事,勝者為王,你自己挑的嘛,大賀兄!
霍端孝此刻也差不多看完了信件,由衷感嘆一聲:“此番又是手雷建功,此物當真好用啊。”
“是啊,只是契丹人多次吃了手雷的虧,日后再對他們用兵,怕是會死命防范了?!崩顝馗袊@道。
手雷的確是跨時代的產(chǎn)物,可還是那句話,手雷的爆炸殺傷力其實有限,震懾力遠大于威力。
比如面對全身甲胄的皮室軍,手雷就只能傷到爆炸范圍有限的敵軍。
不能故步自封,手雷固然好用,但還是要將精力放在火炮和火槍的研發(fā)上。
這兩種武器,才是火器的巔峰。
陳規(guī)是個科學狂人,在李徹的幫助下,火藥司對火槍的研究已經(jīng)有了不少進步。
尤其是火炮,火藥司已經(jīng)造出了第一門鐵炮,而且還造出了一種類似‘臼炮’的新型火炮。
臼炮炮身短,威力和射程都不算高,但制作更方便,甚至可以量產(chǎn)。
而且臼炮這條科技線的盡頭,就是近現(xiàn)代的迫擊炮和擲彈筒。
“行了,不說這些了。”李徹站起身,“正則今日就在王府吃晚飯,我們一起嘗嘗這葫蘆島海邊的特產(chǎn)?!?
霍端孝也不推辭,面帶笑意拱手道:“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王府的廚子開始將海鮮分類清洗,李徹比較好奇,也帶著霍端孝跟了過去。
葫蘆島距離朝陽城不算遠,送信的斥候快馬加鞭,這些海鮮送過來時還是新鮮的。
李徹對海鮮非常熟悉,因為前世海鮮吃了不少。
做勘探的和做土木的差不多,都是工作時埋頭苦干,休息時瘋狂消費。
消費什么的無非就是大吃大喝,微醺過后去ktv唱個歌,再去會所洗個腳。
經(jīng)常去下館子大吃大喝,海鮮這東西自然是沒少吃。
李徹看著那一只只形態(tài)各異的新鮮海鮮,感嘆道:
“嚯,這蝦爬子可真新鮮啊,差點忘了,那邊的確盛產(chǎn)蝦爬子,這東西蒸一下就能吃,都不用佐料。”
“這是扇貝,這是對蝦,這是海蟹?!?
李徹如數(shù)家珍,忽然眼睛一亮,伸手從木盆里拎起了一個殼狀物:“這個好,這個好,這是生蠔!”
“這東西味道鮮美,而且大補,號稱‘男人的加油站’呢。”
“可惜了,咱奉國還沒有小米辣、大蒜和粉絲......味道可能會差一點,不過這東西生吃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