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法脈考慮問題的方式,他們總是先提出一個你根本無法接受的條件,然后再順勢讓步,最后露出本來的真正用意-蠶食!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其實和凡人考慮問題的方式也沒什么兩樣。
關于是否允許凡人族群過來,坤道離界仍然不肯讓步,最終還是用了修真界的方法,擂斗定輸贏!
這是那個凡人族群中唯一的一名筑基修士提出來的邀約,作為一個門派,在這樣的大勢下也無法直接拒絕!
九場定輸贏,這名土著修士邀請他的朋友過來幫手,對陣坤道離界的修士,以決定未來是否允許這個族群有沒有到舫汀島周邊捕撈的權利。
這是早就定下來的大略,但圍繞如何選派人手,雙方扯皮扯了數(shù)年之久!
凡人族群那邊,都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找來的幫手都是誰,那名土著修士自己就是三清筑基群中的佼佼者,這次為了族群的利益請師門出手幫助似乎也很正常?
說是和凡人族群比,其實就是和三清比!
在五環(huán)大陸,法脈中就沒有比三清更強大的,只有個無上,也不過是在伯仲之間,這樣的底蘊下,坤道離界的結果可想而知,實話說,如果精英盡出,九場中坤道能贏下一場都是個值得慶祝的勝利!
所以就一定要請外援!
在洱海域,敢和三清直接叫板的不多,有實力有戰(zhàn)斗力的更是寥寥無幾,坤道離界最終能仰仗的,其實也就是嵬劍山一個,其他有幾個門派確實也提出過幫助的意向,但他們自身的實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劍修克制法修,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像嵬劍山這樣頂級的劍修門派。
于是接著扯皮,關于坤道離界能安排多少個劍修的問題!
如果都是嵬劍山的劍修,那這一場就根本變成了三清和嵬劍山之爭,所以名額分配就是個大學問,坤道方面希望是五名,而土著人那邊則咬死了不超過四名,其中的玄奧耐人尋味。
最終,經(jīng)過了漫長的拉鋸,三清眼看坤道寧可全派死戰(zhàn)也不退步的勁頭,也就只能同意坤道的外援可以最高達到五名。
這看起來是三清的讓步,有可能最終以四比五輸?shù)暨@場擂斗,但真的是這樣的么?
這仍然是三清的一個策略問題!他們的核心就是,做出在關鍵問題上讓步的表象,謀取在交涉的其他方面的主動。
用一名三清金丹的話說:嵬劍山不是軒轅!你就九個全是劍修,也一樣不是三清的對手!
這就是頂級法脈的自信!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