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日軍大尉顯然沒有加藤英雄那般腦袋瓜靈活,暴跳如雷之下反倒是驅(qū)使著屬下們追著中國人的身影向前。
這也是屬于‘鋼軍’的特質(zhì),越挫越勇,永不敗,很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
于是,他們遭遇了更多的圍攻。
另外兩個保安營長可能沒莊師散那么大的決心,更多的是只想混過這個白天,最好日本人能知難而退。
有這種心理,自然是越靠近日軍方向,放置的兵力越少,越靠近己方城池,兵力就越多。
當(dāng)日本人這么不管不顧的追過來,自己想活就得干掉他們,那自然也只能招呼著更多的人全力阻擊。
方圓兩三公里的街區(qū)里,還足足有近1600多保安團士兵,兩個深入的步兵中隊卻不過400人,又沒有重火器掩護,他們還真是不夠看。
扛著三八大蓋去打巷戰(zhàn),本身就是很傻逼的行為。
別說他們,就是數(shù)十年后的戰(zhàn)斗民族,開著坦克和裝甲車進入完全陌生的街區(qū)平叛,也被殺了個血流成河。
兩個步兵中隊陷入苦戰(zhàn),遠方的槍聲一陣響過一陣,這讓中山大街附近的日軍步兵紛紛在心里暗贊自家中隊長。
至少,他們沒有盲目追擊而是主動的對自己所控制區(qū)域進行防御型攻擊后,傷亡少了不少不說就連中國人的槍聲也稀疏下來了。
狡猾的中國人,也拿穩(wěn)健流沒辦法了。
也就是說,在這一片,雙方短暫的進入僵持階段。
不過,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知道這種僵持只是暫時的,日本人絕不會甘心就這樣停步不前,而領(lǐng)了死命令的中國人也不會輕易讓日本人就這么蠶食他們的運動空間。
穩(wěn)定下局勢的日軍步兵開始鞏固自己的領(lǐng)地,他們必須保證自己所在區(qū)域絕對安全,等著援軍抵達后,再向外擴展。
山口和香川兩個參軍足有四年的上等兵,在忠實的執(zhí)行中隊長下達的命令。
兩個老兵或許打巷戰(zhàn)沒有經(jīng)驗,但配合卻是很有默契,就在小小的雜貨鋪內(nèi),一個負責(zé)持槍警戒,另一個挨個踹門進屋搜索,甚至不惜浪費手雷,給黑洞洞的房間內(nèi)先丟上一顆手雷,搞得跟未來的特種兵對付恐怖分子一樣專業(yè)。
但那扇很窄很窄的小木門卻沒引起他們足夠的重視。
或者也是他們認為那不過是個裝飾,不足一米寬的木門,是給人用的嗎?
兩個土包子山民那里會知道,精明的江南人會將空間利用到極致,別說一米,就是半米,該弄個門也會弄的。
山口上等兵正無比慎重的端著槍瞄準(zhǔn)著一處房門,用眼神示意自己的同伴進屋搜查,他的背后正好靠在烏鴉藏身的那扇門板上。
躲在門后的烏鴉也在努力尋找著兩個日本兵的蹤跡,他縮在墻角,除了支棱著耳朵聽著鬼子的腳步聲,連呼吸都輕之又輕,為避免被日本人發(fā)現(xiàn),他甚至強迫自己不去看門縫。
放棄最為信任的目視,而只用聽覺。
烏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成長,從一個以撈錢為己任的混子,成為一個可以獵殺人類的獵手。
直到腳步聲就在近在咫尺,眼角余光一掃,門縫透過來的光線猛然一暗。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