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潁川郡出發(fā),向南穿過南陽郡,就可以到襄陽。
沒錯,袁術(shù)現(xiàn)在就在南陽郡,不過斐潛沒去拜訪袁術(shù),主要是斐潛覺得沒什么意義。況且據(jù)說袁術(shù)剛開始來的時候還有出來活動活動,查訪民生啊,修繕道路啊,視察軍營啊等等刷刷存在感,但是不幸在一次活動中落馬摔傷了,目前還在袁府內(nèi)養(yǎng)傷中……
雖然斐潛對這個傳聞表示有限度的懷疑,畢竟若是普通人沒有騎過馬也罷了,而袁家嫡子袁術(shù)可以說從小就接觸過馬匹的,那么容易被摔傷?
雖然說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么斐潛還是覺得另外一件事情可能還更靠譜一些,就是聽說袁術(shù)和南陽太守張咨不合,鬧了幾次矛盾,所以袁術(shù)干脆就窩在袁府里了……
究竟哪一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斐潛也沒辦法完全確認(rèn)。不過這些事情,斐潛也管不著,所以干脆不去拜見袁術(shù),反正也沒有多少交情。
于是也就沒停下,徑直穿過了南陽郡。
如果說從洛陽到潁川還有一些山地的話,那么從南陽到襄陽簡直就是一馬平川,除了幾條河流之外,簡直就可以直接一路跑到底,因此實(shí)際上斐潛在路上也沒有什么阻礙便到了襄陽。
從南陽到襄陽,整個地形就是一個碩大的聚寶盆一般,眾多水源川流匯集,帶來豐富的灌溉能力,所以此地物產(chǎn)豐富,人口眾多,是不可多得的寶地之一。
但是襄陽所在的位置,就注定了它是分裂時期,各國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
果真是不到襄陽親身看看,不一路了解地形,斐潛真是無法體會這個地方的重要性。
古時的戰(zhàn)略要地,無非要么是交通要塞,要么是富有、物產(chǎn)豐富,要么是地勢險要、山水能作為屏障的地方。
而襄陽,很不走運(yùn)的把這些因素全占了。
斐潛這一路走來,大概的把襄陽這個區(qū)域總結(jié)了一下:
襄陽的交通――北面就是南陽,往東北就是潁川,往西北就是洛陽,基本上是一馬平川,快馬旦出夕可至……
襄陽的物產(chǎn)就不說了,簡直就是魚米之鄉(xiāng),直至后世的也是著名的產(chǎn)糧重地……
襄陽的地形――東面有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再東面就是淮河,西面有秦嶺山脈,再往西就是西川諸山脈,都是屬于天然的屏障,易守難攻。
更重要是的,如果想避開這些天然的山脈南下或者北上,襄陽就是最好的選擇。因?yàn)橄尻柕靥幱谂璧仄皆希檬谴髣e山山脈、桐柏山脈和秦嶺山脈之間的一個大缺口,誰占了誰就有優(yōu)勢,而且襄陽位于唐河與白河的交匯之處,兩河合流之后又流入漢江,襄陽城就建在這三江交匯之上,前有江河阻擋,背有峴山,虎頭山,等諸多小山脈的依靠,在整個襄陽地區(qū),也只有襄陽城是唯一的攻擊點(diǎn)。
如此一來,若是誰占了這里,就意味著掐住了咽喉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