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山,原本沒什么人的,只有些許農(nóng)夫和柴夫在山腳下居住。
因?yàn)辇嫾业睦献孀邶嫷鹿挲g漸漸大了,原本居住的地方魚梁州濕氣太重,于身體不利,因此特意征得龐德公同意之后,硬生生在鹿山上開出了一條山路,還搭建了飛龍亭和隱龍居,所以別看龐家在官場上好像沒有多少人,可是實(shí)際上潛伏在水面之下的力量不可估量。
斐潛依據(jù)士族禮節(jié),帶來了一對大雁作為拜見龐德公之禮,拜見別人或許還可以含糊一下,但是像這種天下知名的人士,真心馬虎不得。
相傳孔子拜見老子之時,就是以雁為禮。
雁禮其意有三:
其一雁為候鳥,秋天南飛,春天北歸,來去有時,從不失節(jié),因此常喻為信義之人;
其二雁行止有序,雁群在遷徙飛行時成行成列,強(qiáng)壯之雁領(lǐng)頭,而幼及弱者追隨其后,從不逾越,因此也被常用喻為守禮之人;
其三雁雌雄一配而終,從未有離異或者亂棄的現(xiàn)象,所以也被常用喻為忠貞之人。
并且傳聞龐德公偏好黃老之學(xué),備上雁禮,也有敬重其與老子的一點(diǎn)意思在內(nèi)。
龐德公還是在瀑布之旁的飛龍亭接見的斐潛。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雖說鹿山的瀑布沒有像李白筆下的那么雄偉,但是畢竟是選擇的地點(diǎn)太好了,一邊是奔騰而下的瀑布,一邊是高聳的山峰,而腳下這一塊修建了小亭子的山石又是向外延伸的,人站在上面,山風(fēng)一吹,竟有一種可以凌空飛去的感覺。
龐德公背對著斐潛,抬著頭似乎在看著天空發(fā)呆,沒有說話。
斐潛作為小輩,自然也不好說話,只能是靜靜在一旁拱手肅立。
或許是瀑布帶來富含負(fù)離子的水汽,或許是山間空曠輕靈的山風(fēng),斐潛這幾天煩躁的心在這一刻漸漸的安靜下來,不想其他,不憤不煩,竟覺得舒適無比,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一時間竟有些失神……
也不知過了多久,等斐潛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龐德公已經(jīng)是轉(zhuǎn)過身來,正在面露微笑的看著他。
斐潛福至心靈,連忙拜下,口稱多謝。
龐德公微微點(diǎn)點(diǎn)頭,讓斐潛上前坐下之后,才緩緩的說道:“莫要謝吾,乃汝自得矣。觀汝上山之時,風(fēng)火之氣太重,故而有意待汝與清靜,非吾不知待客之道爾。須知心動亦要心靜?!?
斐潛連忙再拜。
龐德公擺擺手,讓斐潛無需多禮,還是用那緩緩的語調(diào)說道:“吾曾與汝師泛舟魚梁,談古論今,推敲經(jīng)章,歌琴歡聚,如今想起仍然歷歷在目。汝師如今可好?”
斐潛竟不知應(yīng)該如何回答,回答好么,蔡邕現(xiàn)在還是處在危險期,回答不好么,也暫時并沒有什么大事……
斐潛思索了一下,還是將曹操劫帝之后,他勸蔡邕離京等等一干事項(xiàng)全盤托出,然后說道:“如今弟子彷徨,也不知是對是錯……”
“趨吉避兇,人之常情,無謂對錯?!饼嫷鹿骄彽恼Z調(diào)似乎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說道,“直各行其道爾,汝師有道,故不擅離?!?
是啊,蔡邕師傅是在用他的行為遵循著自己的道義……
龐德公慈祥的笑笑,說道:“汝師書信中曾,汝天資聰慧,待人溫雅,機(jī)變有度,唯獨(dú)尚未尋得自身之道,是故常迷茫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