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三寶,精氣神也,修行之基也。寶爐納氣訣為本觀入門基礎(chǔ)法訣,即將己身當(dāng)做寶爐,納氣洗煉,可滋養(yǎng)三寶,顯化法力……”
“采氣之初,當(dāng)于每日子、寅、午等時分,觀想寶爐,以冊中相應(yīng)時分的導(dǎo)引姿勢,在不同時刻采陽氣入體。子時初陽生,蟄龍似睡還醒;寅時陽氣潛發(fā),……”
“……”
李青云有些遺憾的是,冊子上只有煉氣前三層的訣要。
也許是盧南陵覺得他根本修不出什么成果,隨手打發(fā)。
也可能是靈寶觀的規(guī)矩,更高層次的功法訣要,需要滿足其他條件才可獲得,不可能入觀就賜予全套。
李青云看得如癡如醉,甚至邊看邊比劃起來。
他也是“練”過的。
家傳“煉陽煞法”雖是旁門左道,在靈寶觀眼里不屑一提,但其中也涉及一些經(jīng)脈、竅穴與意念等修煉知識。
所以初步觀看與修煉起來,并不覺得吃力。
有些疑惑的地方,也暫時放在心里,稍后可以向人請教,或者去觀內(nèi)的講經(jīng)堂聽課并求教。
這時剛好日頭開始西移,應(yīng)該是未時,陽光從竹舍窗戶斜照入戶,照得屋內(nèi)頗為亮堂。
他按照冊中所說,站在屋內(nèi)那片陽光下,雙腿微分,雙手放松緩緩向前探伸,像是要從外面天空的那團金烏燦光中攫取到什么一樣。
同時觀想內(nèi)在寶爐,溝通昊日,同時配合特殊的呼吸頻率,以爐采氣。
鼻息咻咻有聲,胸腹緩緩起伏。
按照寶爐納氣訣的入定采氣方法,他很快沉浸在某種杳杳之間。
半刻鐘過去,一刻鐘過去……
李青云采氣良久,最后卻沒有感應(yīng)到絲毫的所謂氣感。
他這修道資質(zhì),實在渣得可以。
“這世界修行,果然門檻極高!”
“而我在靈寶觀,真就只能養(yǎng)老?”
李青云渾身筋麻骨軟,甚至眼冒金星,采氣半天,一無所獲。
這具肉身,原本精氣充盈,陽煞內(nèi)蘊,自從被崔婉兒那妖女“采補”后,卻已變得羸弱不堪。
擺個引氣姿勢,都疲憊不堪,難以持久,談不上什么幸福感。
但這不是讓他感到最沮喪與失望的。
而是這具“與道絕緣”的凡軀,對所謂的靈氣感應(yīng),顯得非常的遲鈍、頑固與板硬,讓他感到絕望。
雖然才剛嘗試修煉采氣,沒有收獲也實屬正常,但他卻有種感覺:
“我這肉身資質(zhì),即便再勤修苦練,恐怕也將一無所獲,最后只能在觀中蹉跎度日,在不甘中老死!”
侯府三少的修道資質(zhì)實在太差,先天注定,只能做個“凡人”。
大道無情,沒有所謂的道骨與靈根,一切僥幸與妄想,都是枉然。
清河侯府家傳的“煉陽煞”,是屬于旁門左道的門徑,雖然要求極為嚴苛,但可能是他曾經(jīng)唯一的希望!
“沒有所謂的道骨與靈根,就真的沒辦法修行了嗎?”